【如我在诉•干警谈(七)】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忧心事
开展“如我在诉”专题活动以来,全院干警通过理论学习、相互讨论以及办案实践不断提升“如我在诉”意识和司法责任感。到人民法庭工作以后,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办理,一次次与人民群众的打交道的过程,我对“如我在诉”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
“如我在诉”就是要以温情司法服务传递司法温度。每一个小案、小事背后牵涉的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审判中既要依法办案也要讲求案结事了人和。前不久法庭审理了这样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中被告未到庭,本可以直接缺席判决,但考虑到后续的执行问题我们仍在庭审后与被告进行了联系。得知其生病在医院住院,了解其身体情况后,我们联系原告一起到医院调解。最终在病床前,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平时工作中,法庭干警们不断换位思考,为群众打官司提供便利,利用互联网庭审、电子送达、多元调解等平台,让群众少跑路。对一些不方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有的当事人因工作原因,工作时间无法参与调解的,我们牺牲休息时间组织双方线上调解,为当事人提供最大便利。
“如我在诉”就是要以高质量审判彰显法治力度。人民群众到法院来打官司,就像病人去医院看病,要找到病因、解决病灶,总是想要一个说法,得到一个结果,如果开错方、诊错病,病人怎会满意。办理一个案件,首先要做到最基本的司法公正,要严格把控庭审、裁判文书品质,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准确、释法说理充分,同时也要尽可能给诉讼过程提速,给群众减轻办案时间成本、费用成本。今年10月1日,我们突然接到申请执行人关于被执行人的行踪线索,法庭干警迅速集结,赶赴被执行人家中,当天执行到位1万元,双方就后续执行达成和解,申请执行人对法院感谢连连。10月23日,一起合同案件的当事人向法官发来感谢短信,并寄来锦旗,经过审判、执行,其已拿回2万多元全部款项,对于法院的辛勤工作表达了感激。
“如我在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沙道观法庭将以群众的司法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服务水平、业务能力和法官形象。我们将尽我所学,竭我所能,让司法审判更加温暖而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