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诉•干警谈(三)】以法为剑 以心为灯
“如我在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司法领域的生动诠释,是司法工作人民性的最佳注解,也是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作为基层人民法庭的庭长,参加本次活动不仅让我对审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方向。
“如我在诉”就要有同理心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不仅是在处理案件,更是在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在我参与审理的一起抚养、赡养费纠纷案中,原被告双方家庭都很困难,我们及时与市民政局、镇政府等多方沟通协调,将原告妥善安置在福利院,并申请了残保等生活保障资金,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问题。正是因为基于对当事人的同理心,我们经过多轮努力才化解了该案件的矛盾,让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
“如我在诉”就要站稳群众立场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用心化解每一起矛盾,办好每一个案件。近年来,杨林市法庭通过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的房前屋后,运用掌上法庭、多元调解app,将便捷高效触上云端。2022年,共办理民事案件271件,调解、撤诉138件;2023年,办理民事案件217件,调解、撤诉104件;2024年1至8月,办理民事案件180件,调解、撤诉117件。
“如我在诉”就要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人民法庭的庭长,我更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全庭共同推进“如我在诉”专题教育。不仅要做好案件审理和文书说理工作,还要做好判前释明、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工作,不看轻群众诉求,不漠视群众利益,不忽视群众感受,做到“件件有回复”。近年来,杨林市法庭先后被评为优秀法庭、荣记集体三等功,个人获得松滋市金牌调解员荣誉。
“如我在诉”专题教育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更加坚定去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如我在诉”永远在路上,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