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追 求

时间: 2012-06-18 14:13 来源: 本院

39岁的胡松,是松滋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19年的法院工作经历,使他具备了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长期的刻苦钻研、厚积薄发,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民商事审判法官;工作岗位变化的历练,又使他成功转型为即会审判又能服务于审判的多面手。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党的忠诚,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对法律真谛孜孜不倦的不懈追求。

坚守防线 精心呵护法律尊严

胡松在调入研究室工作前,从事了十余年的民商事审判工作。其间既干过普通的审判员,也担任过管辖一方的基层法庭庭长,他在长期的审判工作中,始终坚守着正义不可违,良心不可背的防线,以实际行动精心呵护法律的尊严。

作为一名普通法官,虽无重权,但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面前,裁判权则成了方方面面追逐拉拢的对象。面对诱惑,胡松把“自重慎独、谨严慎行‘作为处世原则,把社会公平和正义摆在心间,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要,自觉维护法官在公众中应有的公正形象。2005年7月,胡松承办了一起中院发回重审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张某为了能在重审中胜诉,找到胡松的同学出面说清送礼,希望他在审理时能多多照顾。后来经过调查,他发现原告张某的证据不充分,其诉讼请求难以成立。而他并没有因为同窗好友的说情而放松尺度。最终说服原告撤回了起诉,双方当事人也因此握手言和。

胡松常说,做人是一辈子的事,一时的蝇头小利虽然能让人甜上一阵子,但法官的清名则因此将不复存在,还可能会断送一辈子的事业,更重要的是人的良心将永远会遭受谴责,处于不安的境界。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和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胡松总是说:“虽然我是一名微不足道的普通法官,但我是坚定地法律信仰者,在任何时候我都会用良心去呵护法律的尊严,用良心去诠释公正的涵义。“不错,一名法官要达到”心平似水,两造兼听“的境界,是完全要靠自己的良心去感知的,其良心的砝码放在何处,也只有法官自己清楚。十几年来,胡松经手了成百上千的案件,其中无一错案,这一点正好说明了她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地用良心诠释公正。

尽职尽责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006年3月,胡松因工作需要被调到法院研究室工作,开始了由直接审判到为审判服务的角色转换。新的工作岗位既给了他工作的动力,同时也增加了巨大压力。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他总是在超负荷地工作:上班时,忙着处理具体事务,撰写各类公文和信息材料;夜深人静时,他还在为了一个标题,为了一句话,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当节假日其他人在享受天伦之乐时,他却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搜集宣传线索,组织和提炼材料。工作虽然清苦,但他却把这些视作历练自己、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过程,坚持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广泛涉猎政治理论和审判知识,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一份耕耘必然会有一份收获。他靠着业务上的钻劲、工作时的拼劲、爬格子时的磨劲,总能在第一时间内较为出色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写作及调研任务,服务于审判执行。四年多来,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篇,有3篇论文在省高院组织的学生讨论会中获奖,其中有1篇在全国获奖;编发的工作信息、工作通讯有2篇被《人民法院报》录用,有8篇在《中国法院网》发表,有25篇被省高院《情况反映》及《湖北法院网》转发,有46篇被荆州中院《法院工作简报》转发或在地方级报刊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