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旁听、解惑!庭审现场变身“法治课堂”
“旁听这场庭审让我深受触动,我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也体会到了法与情的结合。”松滋一中高三的一名学生说道。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近日,松滋法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旁听者,他们是松滋市第一中学高三20班的40多名学生。
此次开庭审理的是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简称帮信罪)案件。本案13名被告人通过提供“两卡”(手机卡、银行卡)以“跑分”、转账为手段给“上线”转移非法资金。近年来,帮信罪案件数量已跃居各类刑事案件第三位,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被告人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特征明显,初犯人员占比较高,有的电诈犯罪组织甚至将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随着一声法槌声响起,庭审正式开始。通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被告人均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对自已的犯罪行为感到忏悔。
庭审结束后,审判庭变成“教室”,法官变成“老师”。学生们争相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关于法律的问题,罗勇法官一一解答。同学们表示,通过旁听本次庭审,更加深刻、直观地了解了违法犯罪带来的后果,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抗诱惑,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少年的肩上既有清风明月,更有国家担当。”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事关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事关我国法治水平的提升。今后,我院将开展更多“法庭公开课”的活动,让法治精神入脑入心,用法律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