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诉•干警谈(九)】践行“如我在诉” 让“为民”成色更足
“如我在诉”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着司法为民的深厚情怀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法官应当如何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直面老百姓的揪心事、烦心事,为老百姓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主动担当顺民意、解民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我在诉”理念是司法审判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做实这一理念,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民一庭主要审理民间借贷、侵权责任、劳动争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等类型案件。每一个案件,无论大小,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检验着我们司法工作者的温度与情怀。我们要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工作理念,必须秉持司法良知,带着责任办案,用心用情办好民生案件;必须带着感情办案,只有情同此心,才能守住公平正义。
今年我办理的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原告胡某在为他人提供劳务期间受伤,因未得到赔偿,他将与其一起干活的工友及承包方、发包方一并告上法院。案件不复杂,但涉及人数较多,且存在多次分包、转包情形,责任划分成为案件处理的难点,各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庭前经过数次调解未果。通过开庭审理,案件事实逐渐清晰,各方责任也明朗起来。但我深知,简单的一判了之并不能彻底解决矛盾,只有让各方当事人真正理解并接受处理结果,才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庭审后,我多次与当事人电话沟通,引导各自换位思考,从情理法各方面进行耐心解释疏导。经过几天的反复沟通,各方当事人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在法庭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各责任主体当庭履行了赔偿义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如我在诉”理念是新时代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执着追求。作为法官不仅仅要做好案件审理工作,还要做好判前释明、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工作,更要学会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见微知著”,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参与基层社会的治理,这既是法官的职责所在,更是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的体现。
理念一新天地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决践行“如我在诉”理念,以更高的站位履职担当,坚守初心为民司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诠释司法的公正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