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五月鲜花送给你 —记市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张兴文

时间: 2012-06-18 14:16 来源: 本院

 我一直在想,五月的鲜花该送给哪位最可爱的人?今天,一脚踏进松滋市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办公室,一面荆州市中院办法的奖牌告诉我,这里是地区级的优秀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张青青说,这面奖牌含金量高,是荆州市中院审查我院80多个案件,综合评分后全地区排出名次,前三名才有领奖资格。听说我要采访庭长张兴文,谢晋一旁介绍说,我们庭长是位全院公认的铁法官。我第一次见到这位法官时,他正在庭长室伏案修改《松滋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情况》,并再三向我解释:不好意思,这份情况汇报,得上午10时上报中院。趁他修改时,我翻看张兴文的个人简历,奖励一栏里写着,两次被荆州市中院记三等功,两次被荆州市中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眼前这位,不就是松滋法院最可爱的人吗?鲜花就该送给他!

一腔热血,用忠诚屡刷审判监督工作新纪录

   出生于沙道观镇邵家铺村的张兴文,大同高中毕业后怀揣教书育人理想,走上三尺讲台。说来也幸运,在极其普通的邵家铺学校任校长期间,学生竟有2人考上一中,5人录取四中。初生牛犊用实力彰显了育人能力的不同凡响。好运连连的张兴文,一生中经历过两次公平竞争:1981年的民师考试,他与全市近千名教师接受组织检验,他合格了,录取为松滋师范一员。两年的师范学习,担任两年的班长,时至今日,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忘记这位“最牛班长”。1990年全国政法系统扩编20万,这位职称为中教三级的张兴文,再次站出来让组织挑选,这年,实现了由教师到法官的角色转型。另一次是竞争上岗。担任法官后,先后由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成长对他来说可谓一路绿灯,而后又挑起刑一庭副庭长的重担。2000年,庭长职务竞争上岗,他再次考核和考试全优,走上了审判监督庭庭长的岗位。

   上任伊始,他看到审判监督实施年审制,从全院抽调骨干,一年集中进行一次评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大胆提出改年审为月审,季度通报的工作方案。从2001年起,由审判监督庭对审结执结的案件进行评查。十年磨一剑,实施月评季通报的监督制以来,很大程度提高了案件质量,减少和避免了一些审判瑕疵。这一做法,2009年受到荆州市政法委的表彰和推介,使松滋法院的案件质量在荆州法院系统中一直处于领先的位次,这也成就了张庭长荣立三等功。

不断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逐步形成了“四个三把关”的案件质量保障体系,这是他工作的亮点。该体系以案件流程管理为主线,对各类案件实行严格的事前审查、事中把关、事后监督,实现了案件质量管理规范化。如果他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他不去巧用心计;如果他不是捧着一颗赤诚心来;如果他不说了就做,要做就要走特色之路,创监督品牌效应,那么要想松滋法院案件质量一路领跑,并再三提档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杆尺子,用严谨丈量出审判监督的公信力

   审判监督庭,主要职能是内部监督,监管着司法的公正,司法效率的提高。工作性质要求这一队伍必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形象好。在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法院的审判监督任务大幅调整,由过去的着重再审案件审理转变为审判监督管理。张兴文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审监队伍为目标,以提升全院案件质量为宗旨,苦练内功,外塑形象。他本人20年如一日,参见法律知识孜孜以求。早年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武大法律专业系统学习,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记不清了;读过多少本法律法规书,他也记不清了;人瘦了,特也不知道;只知道没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法官不是一名好法官。2000年再次参加省高院组织的法官培训班。他上紧求知的法条,365个日子做到日有所学,是有所长。今年,他又为自己制定了参加四个培训学习的任务。与他谈话,眼前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法律知识大全。就在记者采访中,有两名法官前来讨教执法疑问,两人都得到满意的答案。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下,监督庭全员创学习型庭蔚然成风,两位副庭长都是本科专业生,在长期的工作中,努力提高监督案件的驾驭能力,注重自我修养。他们说,庭长就是我们学习的一面旗。

   有了执行监督的过硬本领,监督自然轻车熟路。院领导经常请张兴文作专题讲座,他讲的“四个三把关”就是立案环节三把关,即把好诉状审查关、受理关、审限跟踪关;二是文书签批三把关,即把好庭长会签关、分管领导审批关、用印审查关;三十裁判过程三把关,即把好庭审质量考核关、案件和议关、审委会议事程序关;四是案后监督三把关,即把好案件评查标准关、日常评查关、评查结果通报关。从确立新的案件质量监管制度以来,全院的案件质量明显好转,瑕疵率从过去的10.1%下降至0.5%,基本杜绝了错案的发生。

一面镜子,用透明映照出审判监督的责任感

   说实话,审判监督工作十分辛苦,有时为了查出问题,并依法更正或修正,得付出他人想象不出的劳动。为了做到案件监督的公信力,既要与各个层面人员互相沟通,也要倾听他们的意见,使之形成共识。比如,(2009)松行初字第9号案件就有两方面的瑕疵:同一份材料有几份入卷;复印件未注明与原件核对情况说明。这些看似小事,可对案件质量而言,就不是小问题。

   张兴文长期养成把当事人当亲人的司法习惯,他说:司法公正不仅在结果,还体现在司法的过程,体现在法官的态度。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小事,必须从细节做起,做细做实。他对人们的深情体现在一系列具体的案件中。尽管传统民事案件大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每一件纠纷都折射出民生的艰辛,关系到当事人一生的命运。他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从细节入手,俯下身子听民声。在每年1500多件民商事案件中,离婚案件就达700多件。因此,他的要求十分细致。被告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一定要找一名下落不明人的近亲属做一份笔录,笔录要点有二:近亲的基本情况和关系,走的亲还是走的疏;当事人(下落不明人)的基本情况。有了上诉细节,便能更准确写出离婚判决书。送判决书也十分讲究,既要送达所在基层组织,又要送达被告亲属。公告送达的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法自深处情更浓,于无声处撼人心。张兴文在法院默默无闻奉献着,在20多年平凡岁月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他以对人们司法事业无比忠诚,以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以对人们的一往情深,用自己朴素的行动,默默诠释着人民法院亲民爱民为民的深刻内涵,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动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