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法交融化纠纷 司法护航暖“薪”愁
“真心感谢法官的调解,没想到半天时间就帮我把问题解决了,我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近日,松滋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打工人”张某在向诉讼服务中心送锦旗时向承办法官连声道谢。
2024年8月,被告王某雇请原告张某为其在松滋市某工地做木工,承诺待工程完工后一次性付清所有劳务费。工程完工后,王某仅支付部分劳务费,就下欠83000劳务费向张某出具欠条一张。之后张某多次催要未果,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法官考虑该案为涉农民工工资的民生案件,何时能够拿到工资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调解员一方面仔细查阅卷宗梳理案情,与各方当事人沟通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初期,王某态度并不配合,但调解员毫不气馁,反复与双方联系沟通,并从“情、理、法”多维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经过反复耐心地释法说理,王某逐渐从最初的抵触情绪中缓和过来,情绪趋于平静。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王某在今年7月30日前向张某支付劳务费83000元。至此,这起劳务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工资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依靠,保障农民工工资就是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农民工讨薪问题通常面临着很多难题:诉求难、举证难、执行难等,且很多农民工不懂法律,不会利用法律维权,在被拖欠薪资后只能机械地通过上门的方式催要。松滋法院高度重视涉农民工案件,坚持调解先行、优先处理,及时、妥善解决好农民工讨薪案件,着力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让农民工群体感受到司法的温暖。